延边大学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部门概况  |  科研机构  |  获奖成果  |  科研团队  |  学术交流  |  社会服务  |  学术委员会  |  主办刊物  |  管理文件  |  期刊目录  |  下载中心 
成果荟萃
当前位置: 首页>>成果荟萃>>正文
 
 
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
2016-11-17 17:48 徐东日 

著作《朝鲜朝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是“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2010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著作出版后,先后获得“第九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成果一等奖”(201212月)、“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三等奖”(20133月)。著作出版后,有一些重点学术期刊进行评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北京日报》等期刊、报刊进行摘引。

此著述遵循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思路,同时有机地融入并整合其它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代使行中国的朝鲜使臣的纪行文学作品进行了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而超越文学而深入到文化内奥,充分显示了作者较高学术研究水准和独到见解。具体而言,此著述有如下学术贡献:

1)打破国内外学者以一至两三部作品为中心进行“使华录”学术研究的格局,而着眼于以众多《燕行录》、《朝天录》作品、整个中朝文化语境与中朝主要文化类别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基于这一点,在此书中,笔者以朝鲜朝时代多部主要的《燕行录》、《朝天录》作品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考察、分析了“朝天录”和”燕行录”的重要作品,如洪翼汉的《朝天航海录》、金堉的《潜谷朝天日记》、许葑的《荷谷先生朝天记》、李窅的《燕途纪行》、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录》、洪大容的《湛轩燕记》、李德懋的《入燕记》、朴趾源的《热河日记》、柳得恭的《燕台再游录》等),以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文化人类学、文学社会学、年鉴史学派理论等),分多种文化因子(人物、风俗、建筑、市肆、服饰等),对“使华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从而较全面地研究了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明代、清代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拓宽中朝比较文学研究的领域。

2)本著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着重从域外视角反观中国文化,具体考察朝鲜士大夫看待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特殊视角、价值取向以及朝鲜民族对中国的总体想象,从而拓宽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视野,藉此发见“他者”的总体想象的成因与发展途径,真正体察“他者”与文本记录者及其记录后果之间的互动认知的辩证关系,剖析朝鲜朝文人眼中明代、清代中国形象的嬗变过程(在作者看来,朝鲜朝使臣们眼中的明代中国形象基本上是乌托邦形象,清代的中国形象则可以分为“灰色、黑暗的中国形象”和“繁荣、进步的中国形象”两种)及其内在动因,从而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崭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3)本著述还涉及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关系。该著述在历时地分析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明代中国形象以及不同阶段的清朝形象、阐明形象的变迁及其原因,进而对形成这种不同形象的朝鲜朝对中国的总体想象及其主要原因进行解读时运用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但是作者并没有盲目受制于这一理论,而是充分表现出其学术上的创新精神。作者从中国历史现实的客观把握、朝鲜文化意识的历史变迁、中国文化的深层关联等多方面都深入阐述了中国形象的学理价值,从而让朝鲜朝语境中的明代、清代中国形象建立在中朝两国各个层面的交流基础之上,全方位地阐明《燕行录》、《朝天录》以及朝鲜文献中有关中国的描述与中朝两国各个时期历史间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从而得出结论,朝鲜朝语境中的明代、清代中国形象的演变过程,其实也是这一时期中朝两国关系或曰中朝两国文化交流关系的一部分,只不过与传统的以经典文献为基础延续的中朝文化交流史不同,《燕行录》、《朝天录》所构筑的文化交流史是指包括日常生活层面在内的两国的文化交流史。所以,此著述还研究了朝鲜朝文人的入华文化交流活动是如何调整与更新了其内部传统的文化意识,并使他们的近代意识更加强烈、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

总之,此著述具体分析了朝鲜士大夫看待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特殊视角、价值取向以及朝鲜民族对中国的总体想象,系统阐明了中国原型与朝鲜社会对中国的“社会总体想象”以及使臣个体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清晰地勾勒出朝鲜朝使臣眼中明朝、清朝的中国形象及其嬗变轨迹,进而透视朝鲜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构成这些形象背后的深层的社会文化意蕴。

本著作作者徐东日系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吉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二级教授。

 

 

关闭窗口
 

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处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公园路977号
电话:0433-273-2082    邮编:133002